首页 资讯 正文

百年工运 湖南印记⑧|觉醒“宣言”跨越世纪!李中故里的红色陈列

体育正文 101 0

百年工运 湖南印记⑧|觉醒“宣言”跨越世纪!李中故里的红色陈列

百年工运 湖南印记⑧|觉醒“宣言”跨越世纪!李中故里的红色陈列

“百年工运 湖南印记”的(de)第8站 我们来到了双峰县石牛乡(xiāng)采桑村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党员(dǎngyuán)李中的故里 他积极投入(tóurù)工人运动洪流 五卅运动(wǔsàyùndòng)期间,发动工人投入罢工斗争 发表的《一个工人(gōngrén)的宣言》 成为工人阶级觉醒(juéxǐng)的先声 “四一二(sìyīèr)”政变中不幸被捕入狱 在多方(duōfāng)营救获释后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 李中的(de)红色基因影响了村里一代代人 现在,许多人承载着他的(de)革命精神,反哺家乡 《湖南工人报》2025年06月04日01、07版(bǎn) “将来(jiānglái)的社会,要(yào)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;将来的中国,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;将来的世界,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!” 1920年(nián),《一个工人的宣言》犹如闪电划破上海滩十里洋场。撰文者“海军造船所工人李中”发出“工人阶级(gōngrénjiējí)觉醒先声”。 李中原名(yuánmíng)李声澥,这一鲜为人知的名字背后闪烁着诸多第一:第一位产业工人(chǎnyègōngrén)出身的共产党员、中国第一个产业工人工会发起人…… 如今,《一个工人的宣言》在与上海相隔(xiānggé)1000多公里的娄底双峰,历经百年,跨越世纪(shìjì),代代相传。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(gōngrén)党员李中 “将来的(de)世界一定是工人们的世界” 5月(yuè)27日清晨,细雨连绵,双峰县石牛乡采桑村(cǎisāngcūn)四面环山,山霭苍苍。 72岁的采桑村民李中(lǐzhōng)质,俯身于(yú)一片绿野之间。他身前,一方(yīfāng)石碑镌刻“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党员李中之墓”,字迹鲜红,绿意中分外夺目。 “伯父(bófù)的(de)遗骨就安葬在这里,现在知道他墓地的人怕是不多了。”李中质是李中亲侄,是留在家乡为数不多的亲人之一。叔侄二人所处时代不同,李中质常(zhìcháng)在老一辈口中听得伯父的事迹。 1913年秋,李中(lǐzhōng)和同乡蔡和森一同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并在这里(zhèlǐ)与毛泽东结识。学习期间,李中曾协助毛泽东开设工人夜校(yèxiào)。那时,很多工人都识得他亲切称他为“李先生”。 与(yǔ)工人阶层接触中,李中目睹了他们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辛酸苦楚。1920年,在陈独秀的引导下(xià),他来到江南造船厂,一边在车间打铁,一边积极联络广大(guǎngdà)工人,传播先进思想。 《一个工人(gōngrén)的宣言》发表在当时(dāngshí)党组织创办的《劳动界》刊物上。1921年8月,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,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,李中等26人联名(liánmíng)发出豪迈宣言:“将来的世界一定是(shì)工人的世界!” 李中积极投入工人运动洪流中,并将自己(zìjǐ)的三个孩子托付给家乡弟弟代为照顾。其弟正是(zhèngshì)李中质的父亲李汉湘。 1927年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大屠杀后,李中转移至浙江不幸(bùxìng)被捕。经各方营救获得释放(shìfàng),他(tā)返回双峰从事教育工作,在家乡积极开办新学。 新中国成立(chénglì)后,毛泽东曾写信邀请李中去北京(běijīng)。1951年7月9日,李中病逝于赴京途中,遗体由家人接回安葬。 “伯父是党员(dǎngyuán)、是工人、是老师。”李中质的家,离李中墓不远,村里新修的一条水泥山路与其蜿蜒相连,便于乡民日常(rìcháng)祭扫。 家中,简陋却干净。一方(yīfāng)旧讲台打理得一尘不染,这对务农大半辈子的李中质来说,意义非凡:“这是(zhèshì)伯父的学生(xuéshēng)去年捐赠的,是伯父当时讲书用过的。” 老物件,曾被岁月尘封。如今,如李中质这般的采桑村(cǎisāngcūn)人,一次次叩开时光(shíguāng)之门去寻觅。 “到工人中去,成为工人中的一份(yīfèn)子” 2021年6月28日,李中革命事迹暨双峰(shuāngfēng)工人运动陈列室(chénlièshì)开展。陈列室分为“工运先驱”“双峰工人运动史(shǐ)”“双峰工会工作”3个主题展区。 面向参观人群,解说员朱琴身姿挺拔,将李中事迹(shìjì)娓娓道来。她的(de)印象中,这一300平方米的陈列室落成后,便时常(shícháng)迎进一批又一批青涩学生、职工代表、机关干部。 厚厚的(de)解说词中,那些震人心魄的话语被一句句着重标注:“一个世纪(shìjì)后,工会(gōnghuì)仍在这样努力,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,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。” “将党史课堂‘搬(bān)’到革命历史遗迹、展馆,让工会干部成为(wèi)讲故事的人。”在双峰县总工会,党组成(zǔchéng)员、副主席朱琴带头讲党课;通过“师带徒”模式(móshì),鼓励年轻工会干部成长为后备讲解员;工会干部、劳模(láomó)工匠组成工会志愿服务队,深入工厂车间开展主题宣传教育,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热起来。 新时代(shídài)新征程,双峰县(shuāngfēngxiàn)总工会不断赋予《一个工人的宣言》新的内涵…… “贯彻(guànchè)我们的联络”——双峰县总工会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,将“小(xiǎo)三级”工会建起来、转起来,工会组织、会员数量持续增长; “谋本会会员的利益,除本会会员的痛苦”——创新开展法律援助(fǎlǜyuánzhù)、心理咨询、职工(zhígōng)子女爱心托管(tuōguǎn)等特色维权服务工作,双峰县总工会被评为全国职工法律援助示范点、全省服务职工综合体首批示范点; “要认可我们(工人)的地位”——持续推进(tuījìn)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为技能人才、劳动模范搭建成长平台(píngtái),双峰县总工会“一户一产业工人”培养工程(gōngchéng)上榜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…… 双峰县总工会连续两届蝉联全省先进(xiānjìn)县级工会、连续多年(duōnián)获评娄底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。 “忠诚党的事业,竭诚服务职工。”李中(zhōng)革命(gémìng)事迹陈列室(chénlièshì)不远处,专属于工会的标语熠熠生辉。双峰县总工会党组书记王炳高表示,不断在李中的革命精神里寻找“密钥”,赋能工会工作推陈出新,“到工人中去,成为工人中的一份子!”只有到职工群众中去,了解他们(tāmen)的所思所盼,才能(cáinéng)找到工会工作的发力点。 红色基因在新时代(shídài)绽放光芒 小满时节,石牛乡漫山遍野,南竹丛生。青山绿水间(jiān),“湘中竹海(zhúhǎi)”解锁致富的“新密码”。 “每月工资4000元,自己还有一亩地,闲下就种些菜吃。”61岁(suì)的采桑村民李霞辉,是(shì)湖南中友竹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装卸工。 实现家门口就业后,李霞辉开始期待采桑村能尽快建立李中(lǐzhōng)爱国主义教育基地:“李中的红色基因影响(yǐngxiǎng)了村里一代代人。现在,许多人承载着他的革命精神,反哺家乡(jiāxiāng)。” 双峰县总工会(zǒnggōnghuì)考察调研湖南中友竹业集团有限公司。 2016年,采桑村村民李雄文返乡创业(chuàngyè),在村里创办中友竹业,流转石牛(shíniú)乡竹林基地(jīdì)1万多亩,致力生产竹筷、竹席等竹制品,发展黄精种植等林木经济,带动村民就业增收。 “在工会的帮助下,今年基地产量提高50%,产值达(dá)3000万。”为企业“牵线搭桥(qiānxiàndāqiáo)”,“破圈”电商销售;组建企业工会,指导“职工之家”建设……去年,双峰县(shuāngfēngxiàn)总工会对口帮扶中友竹业后,工会干部还积极对接资源,帮助企业扩充海外(hǎiwài)市场。 去年,中友竹业被评为湖南省专精(zhuānjīng)特新中小企业、娄底市农业(nóngyè)产业化龙头企业。 红色基因在今日双峰大地(dàdì)绽放异彩。 李中工运事迹陈列室(chénlièshì)、蔡和森纪念馆,蔡和森、蔡畅故居,曾国藩家教博物院滋养着一代(yídài)又一代双峰人,吸引了来自(láizì)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,“耕读天下·富厚日新”的双峰精神广为流传。 新质(xīnzhì)生产力蓬勃发展,以(yǐ)农友集团为代表的农机产业集群产销两旺,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0.29%。 “一户(yīhù)一产业工人”培养工程升级,跨境电商(diànshāng)持续赋能,中南神箭等企业领衔竹产业新格局不断夯实(hāngshí),永丰辣酱、青树坪米粉等农特产插上电商“翅膀”…… 一个世纪后的(de)今天,《一个工人的宣言》见证着百年前的呐喊,在新时代长出“新芽(xīnyá)”,跨越百年、代代相传。
百年工运 湖南印记⑧|觉醒“宣言”跨越世纪!李中故里的红色陈列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